甘熙故居,位于南京,是一座承载着丰富民俗文化的博物馆,以研究和展示江南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而闻名。故居因其主人甘熙的影响力和家族声誉,又称“九十九间半”或“友恭论己堂”。甘熙,晚清时期南京的知名文人和藏书家,著有《白下琐言》等地方志书,对南京历史研究贡献显著。
甘熙故居是甘氏家族的历史建筑遗址,位于南京的夫子庙秦淮区甘熙宅园内部。以下是详细介绍:甘熙故居,也称为“甘熙宅园”,是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的代表之一。这座故居是甘氏家族的重要文化遗产,反映了甘氏家族的历史变迁和家族文化。该故居位于南京的繁华地段,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南京甘熙故居,又称“友恭堂”,是现今南京市民俗博物馆,专门收藏和展示民俗物品,研究当地民风民俗,弘扬民间传统文化。这座故居因著名文人甘熙及其家族而闻名,甘熙著作颇丰,如《白下琐言》、《桐阴随笔》等,他尤其在地方志书编纂上贡献显著。
甘熙故居建筑 一九八二年南京市文物部门在文物普查中发现拥有“九十九间半”房屋的甘熙故居,为有效利用并再现明清时期江南民居风貌,文物部门修复部分建筑,建成南京市民俗博物馆,于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对外开放。
1、甘家大院隐藏于平民街巷,含蓄矜持,前前后后耗费了近70年时间才建成。大院内曲径通幽,院落叠嶂,最多时达三百余间。大院修好后,甘家人聚族而居,在这里一住就是150余年。1951年夏天,征得甘家大院第五代传人甘鑫(字贡三)的同意,大院被南京市军管会征用。
2、甘熙宅第,又称甘家大院,俗称九十九间半,由甘熙之父甘福始建于清嘉庆年间,位于中山南路南捕厅15号,其西门名“熙园”,北门称“熹园”,整个院落共有162间房屋,总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,由15~19号相互毗邻的四组多进穿堂式古建筑群构成,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晚清私人住宅和历史街区。
3、甘熙宅第,又称九十九间半,始建于清嘉庆年间,位于南京南捕厅15号。这座院落由四组古建筑群构成,共有162间房屋,占地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,是南京现存面积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晚清私人住宅之一。如今,它已被开辟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和南京市非物质文化博物馆。
关于凤泉家政服务优惠,以及家政服务中心电话号码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